0311-83838158/83830678
hebeidesen@126.com

微信二维码

网站二维码

防止人员坠落电梯井道的几个关键环节
信息来源:河北电梯报 发布日期:2018-11-02 浏览次数:667
  近些年来,随着电梯的快速发展,电梯事故的发生也越来越多,其中,从层门门洞处人员坠落电梯井道的事故时有发生,本文就防止人员坠落电梯井道的几个关键环节归纳如下:
  1、电梯安装前井道厅门门洞处的封堵:土建完工后,在电梯尚未安装以前,应采用刚性护栏将各层层门门洞封堵,同时做好标牌,并标注上类似“电梯井道危险  小心坠落”的醒目字样,以防止工地人员在电梯层门施工以前不慎坠入电梯井道。如图1
图1
  2、电梯层门上坎的规范安装:如图2,在进行电梯层门安装时,电梯层门上坎一般应用膨胀螺栓固定在电梯的井道壁上,膨胀螺栓是承受电梯层门重量的主要受力点,所以固定螺栓的大小、插入井道壁的深度、与井道壁的垂直、螺母弹垫的紧固等情况应满足电梯安装说明书中的相应要求,否则,如果层门上坎固定不可靠,那么层门的封堵安全效果将很难保证。此环节,主要是控制在层门的安装环节。
图2
  3、防止层门挂轮脱出层门导轨:电梯的层门通过悬挂板上的挂轮悬挂在电梯层门上坎导轨上的,如图3,悬挂板的一侧设有悬挂轮和限制挂轮从导轨脱出限位偏心轮。从图中不难看出层门的悬挂轮是个“凸缘轮”,起着使层门沿着导轨运行的导向作用。所以,为限止挂轮脱出门导轨,应使限位偏心轮与门导轨的下边调整间隙小于凸缘轮的边缘高度,否则,在厅门受到卡组、门导轨上有异物时,有可能会脱出导轨而坠落井道,从而将引起严重的电梯层门坠落电梯井道的事故。所以限位偏心轮与导轨下沿的间隙调整,无论是在安装还是在维保过程中都应严格把关和确认,此环节,则主要由电梯的安装维修作业人员来保证。
   
     图3             
  4、层滑块与层门地坎的配合:如图4,层门下边缘上悬挂着层门滑块,层门滑块应钳入到层门地坎槽内,限制层门的前后摆动,只能使层门沿着地坎槽水平方向开启或关闭。所以,层门滑块的固定在安装过程中,应保证滑块的安装数量、滑块固定螺栓的数量及其紧固的有效性。由于层门在工作过程的开启或关闭所引起的震动,会导致滑块固定螺栓的松动或脱落,所以在维保过程中也必须对滑块的有效性进行确认,否则,如果滑块脱出层门地坎,层门便出现“铁门帘”的现象,在人员依靠层门时,将会导致其坠落电梯井道,近些年也时有类似事故的发生。     
    
图4
  5、厅门自闭装置要确保有效:每个层门都设有层门自闭装置(图5是弹簧式层门自闭装置、图6是重锤式层门自闭装置),也就是说:层门在外力开启状态下,如果轿厢不在该层,那么外力撤销后,层门在自闭装置的作用下,应能沿着层门导轨自动关闭。在安装或维保过程中要确保层门自闭装置有效,以防止层门开启后不能自闭,反之,则可能留下人员可能坠落井道的隐患。
   
  6、层门门锁锁紧装置的有效保证:层门门锁的构造由机械的锁住装置,即动锁钩和静锁钩,同时还设有验证门锁锁钩是否处于“锁住”位置的电气开关,正常情况下,要求动锁钩与静锁钩在电气开关刚能接通时应能在竖直方向啮合至少7mm,如图7中红色线条圈住部分是正常的门锁锁紧状态。但是如果调整不当,在层门到达关闭位置,门锁电气开关已接通,而门锁锁钩还未“勾住”的状况下,就可导致层门开启,甚至发生人员坠入井道的可能。在《中国电梯》杂志的2013年的第11期等在了类似事故的发生。
  
图7
  7、电梯维保过程中规范作业:在电梯维保过程中,除了在电梯的基站应设置检修护栏外,在其他楼层如果需要层门开启且轿厢不在开启层门的楼层时,那么该楼层也应设置检修护栏,如图8。以防止电梯使用人员因不小心,只要看到层门开启就向里迈而坠入井道的事故发生。 
图8
  8、电梯钥匙的使用管理制度:电梯专用钥匙包括:开启层门的钥匙(三角钥匙如图9),基站电梯钥匙,电梯轿内操纵盘钥匙,机房钥匙。电梯专用钥匙是控制电梯安全运行工具,必须按照规定挂上一块警示牌。没有受过训练的人员不得使用,由电梯使用单位统一管理放在指定位置,而且比须是由指定的有资格的人员才能使用,并有领用登记手续。严禁将钥匙交给未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的人员使用。
   
图9
  9、电梯紧急救援的放人过程:电梯困人后,在进行紧急救援时,应将电梯轿厢移动到就近的接近平层位置,切勿在轿厢地坎处于层门门洞的中上部就开门放人,让被困人员轿厢地坎往层门地面跳,一旦有动作不协调者,落地后发生“后仰”,则会坠落井道。图10是某电梯使用小区,乘客在从此位置落到地面后,身体后仰而坠落电梯井道。
    
 图10
  综上所述,为防止人员从层门门洞处坠落电梯井道,不仅仅与电梯安装、维保人员的有关,还和电梯安全管理人员、电梯使用人员有关,即要保证电梯层门的安装质量,又要维护电梯层门处于良好的安全运行状态,即要有严格安全管理制度,又要有广泛的安全宣传意识,使得人人注重安全把人员坠落井道隐患的各个控制环节落到实处,最终才能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
 
 
来源:河北电梯报